鹅行鸭步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迈的农夫老李。他养了一群鹅和鸭子,这些家禽平日里总是悠闲地在院子里踱步,看起来懒洋洋的。村里人都笑称它们是“鹅行鸭步”,因为它们走路时摇摇晃晃、不慌不忙,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它们着急。
一天清晨,老李发现他的稻田被什么东西啃得乱七八糟。他非常生气,决定找出罪魁祸首。于是,他带着一根竹竿守在田边,想看看究竟是谁干的坏事。然而,一整天过去了,除了风吹草动外,什么可疑的动物也没出现。到了傍晚,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却发现那群鹅和鸭子正慢悠悠地从田埂上走回来,嘴里还叼着几根稻穗。
老李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看似笨拙的家伙竟是偷吃稻谷的“小偷”!他哭笑不得,但又不忍心责罚它们。毕竟,这些鹅和鸭子陪伴了他许多年,早已成为家庭的一部分。第二天,老李特意用木栅栏把稻田围了起来,并给鹅和鸭子留出了一片空地,让它们可以自由活动,却又不会破坏庄稼。
没想到的是,这招竟然奏效了。鹅和鸭子虽然依旧保持着它们标志性的“鹅行鸭步”,但却再也没有闯进稻田捣乱。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李看着茁壮成长的稻谷和欢快踱步的家禽,心中感到无比满足。他常常对邻居们说:“这‘鹅行鸭步’虽然慢吞吞,却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啊!它们懂得适可而止,不像人有时候过于急躁。”
从此以后,这个小村庄的人们提起“鹅行鸭步”时,总会想起老李的故事。他们明白了,有时候慢一点、稳一点,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鹅
行
鸭
步
「鹅行鸭步」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妖猪幻惑》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鹅行鸭步」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鹅行鸭步」示句
你两个闲常在镇里抬轿时,只是~,如今却怎地这等走得快?★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