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洋洋
在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岚的年轻画家。他以绘制山水画闻名,但他的作品总缺少一种灵动和气势。村里的老人常说:“画如其人,你的内心若没有峨峨洋洋的豪情,又怎能画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呢?”阿岚虽然听进去了这些话,却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一天,阿岚决定离开家乡,去寻找灵感。他翻越了连绵起伏的高山,穿越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最后来到了一片壮丽的峡谷。站在悬崖边,他俯瞰脚下奔腾咆哮的河流,耳畔是风声呼啸,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峨峨洋洋”——那种雄伟、辽阔与自由交织在一起的力量。
回到村庄后,阿岚开始重新作画。这一次,他的笔触不再拘谨,而是充满了激情与张力。他将自己在峡谷中感受到的那种天地浩瀚的气魄融入画中,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拥有了生命。村民们看到他的新作时,无不惊叹:“这哪里只是画?分明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后来,阿岚成为了一位备受推崇的画家。他常常对徒弟们说:“艺术源于生活,而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心的感悟。只有当你胸怀‘峨峨洋洋’之志,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从此,“峨峨洋洋”不仅成为了他绘画的追求,也成了他人生的信条。
峨
峨
洋
洋
「峨峨洋洋」出处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峨洋洋」解释
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峨峨洋洋」示句
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余方乐兮,譬余系舟于水,鱼潜鸟举亦不知。★宋·苏轼《山坡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