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以传讹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居民们过着简单而和谐的生活。一天清晨,镇上的老邮差李叔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送信。他在路过镇中心广场时,无意间听到两个年轻人聊天。其中一个说:“听说镇外的小树林里最近出现了一头狼,好像还伤了人。”李叔听得一愣,心想这可是大事,便匆忙记下,准备告诉更多的人注意安全。
到了下午,李叔在茶馆喝茶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几个熟识的朋友。他紧张地说:“今天我听人讲,镇外的小树林里有头凶猛的狼,据说已经咬了好几个人!”听到这话,大家顿时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开始担心起自家孩子的安危。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茶馆,而等到人们再转述出去时,那头“狼”已经被描述成了“一群饿狼”,并且它们不仅会攻击人,还会趁着夜色潜入村庄。
傍晚时分,这个夸张的消息几乎传遍了全镇。有些胆小的村民甚至关紧门窗,不敢外出。更有趣的是,有个爱吹牛的年轻人为了显得自己见多识广,拍着胸脯说道:“其实那些狼根本不是普通的野兽,而是山里修炼成精的妖怪!它们专门找落单的人下手。”这样的说法让原本就害怕的人更加恐慌,连一些原本不信的人也开始将信将疑。
第二天,镇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召集村民开会。他告诉大家:“我们派人去小树林查看过了,并没有发现任何狼的踪迹,更别说什么‘狼群’或‘妖怪’了。”原来,最初的传闻只是因为一个孩子在小树林玩耍时看到了一条大狗,而那只狗恰好跑得很快,让孩子误以为是狼。
经过这次事件,村民们终于明白了谣言的危害。从此以后,他们学会了不轻信、不乱传未经证实的消息。正如成语《讹以传讹》所揭示的那样,错误的信息如果不断传播,只会越变越离谱,最终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讹
以
传
讹
「讹以传讹」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讹以传讹」解释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讹以传讹」示句
如其不经审判,恐愚民~,借词煽动,其乱愈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