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席谈经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戴凭的学者,他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儒家经典。一天,光武帝刘秀在朝堂上召集众大臣和学者讨论经义,希望借此机会选拔真正有才华的人。戴凭也受邀参加,但他只是个无名小卒,坐在角落里默默不语。

讨论开始后,许多饱学之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场面十分热烈。然而,每当有人提出观点时,总有一些人站出来反驳,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眼看局势陷入僵局,光武帝眉头紧锁,似乎对这些空谈感到失望。

这时,戴凭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固然精彩,但未触及根本。若要探讨经义,还需回归经典的本源。”接着,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引用大量典籍佐证,令众人耳目一新。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还巧妙地化解了之前几派之间的分歧,让大家心服口服。

光武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即决定测试一下其他人的学识。于是,他命在场的学者轮流讲解经文,如果谁能胜过戴凭,便可以取代他的座位。然而,接连数十人都被戴凭以渊博的知识和机敏的应答击败,最终无人能撼动他的位置。这一事件被称为“夺席谈经”,从此戴凭声名远扬,成为一代宗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广博的知识,还在于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谦逊与自信兼备的人,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赢得尊重与认可。

duó
tán
jīng

「夺席谈经」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夺席谈经」解释

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夺席谈经」示句

上一篇:咄嗟之间
下一篇:咄嗟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