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书空

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修的年轻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却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镇上的人都知道他才华横溢,但因为他的古怪行为,也常常对他敬而远之。最令人不解的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李修站在庭院中,对着天空比划着什么,口中喃喃自语,仿佛在书写看不见的文字。

有一天,一位游方道士路过小镇,听说了李修的故事。道士好奇心起,决定登门拜访。当他看到李修再次“咄咄书空”时,忍不住问道:“年轻人,你为何每晚如此?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李修停下动作,长叹一声,说道:“我并非故意怪异,只是心中有太多无法排解的情绪。这些年来,我读尽诗书,却发现世事复杂,难以用文字描述清楚。于是我只能将胸中的块垒化作虚无的笔画,寄托于这苍茫天地之间。”

道士听后微微一笑,说:“你这种‘咄咄书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现。世间万物本就难以完全用语言表达,重要的是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其困于文字,不如学会释怀。”说完,道士留下一本空白的册子便飘然离去。

从那以后,李修开始尝试放下执念。他不再纠结于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帮助镇上的人解决实际问题。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曾经古怪的年轻人变得亲切起来,而李修自己也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必书写,更无需执着,随遇而安才是真正的智慧。

duō
duō
shū
kōng

「咄咄书空」出处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咄咄书空」解释

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咄咄书空」示句

[梁鼎芬]既失志,有~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上一篇: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