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数穷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李言的读书人。他聪明过人,却有个致命的缺点——话太多。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馆酒肆,他总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常常引得旁人侧目。他的朋友曾劝他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但李言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博学多才,理应让更多人听到他的声音。

一天,李言听说城里的县令正在招募谋士,为治理地方出谋划策。他觉得机会来了,便主动登门拜访,向县令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县衙大堂上,李言口若悬河,从天文地理到治国安邦,无所不谈。起初,县令还饶有兴趣地听着,但随着时间推移,李言的话变得冗长而空洞,甚至偏离了主题。县令皱起眉头,最终挥手示意他退下。

回到家中,李言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第二天,他决定去找一位隐居山林的智者请教。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见到了那位智者。智者听完他的经历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水满则溢,言多必失。”随后递给李言一杯装满水的茶盏,“试着再往里面加点水吧。”李言尝试了一下,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倒入一滴水,否则就会溢出来。

智者继续说道:“言语如同这杯水,适量则有益,过量则有害。你虽有才学,但不懂节制,反而让人厌烦。真正的智慧不是展现多少,而是知道何时该止。”李言恍然大悟,从此改掉了多言的毛病,开始专注于倾听和思考。

几年后,李言凭借稳重踏实的态度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并被举荐成为朝廷的官员。他始终铭记“多言数穷”的教训,在官场上谨言慎行,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duō
yán
shuò
qióng

「多言数穷」出处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数穷」解释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多言数穷」示句

上一篇:多事之秋
下一篇:多情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