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多感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早。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河面上荡漾着微风带来的涟漪。镇上的人都说,这里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一位名叫婉儿的姑娘。她生性温柔,对世间万物都怀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正如成语“多情多感”所形容的那样。
婉儿喜欢坐在河边绣花,每当看到燕子飞过、花瓣飘落,她都会停下手中的针线,陷入沉思。“这些小燕子是不是也像人一样,有家可归呢?”她常常这样问自己。有一次,她发现一只受伤的小兔子躺在草丛里,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家悉心照料。日复一日,她用自己的关怀让小兔子恢复了健康,并将它放回自然。然而,分别时,她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你自由了,可我却舍不得。”她低声说道。
某天傍晚,一个陌生的年轻画师来到了小镇。他背着画板,四处寻找灵感。当他经过河边时,恰好看到婉儿正在为一朵凋零的荷花叹息。画师被她的神情打动,悄悄拿起画笔记录下这一幕。第二天,他鼓起勇气找到婉儿,把那幅画递给她。画中的婉儿眉目含情,仿佛能透过纸张诉说内心的柔软与哀愁。
婉儿接过画,既惊讶又感动。两人聊了许多,从花草树木到人生百态,他们竟有着相似的多情与敏感。从那以后,画师每天都来找婉儿,两人一起看夕阳西下,听溪水潺潺。然而,时间总是短暂的,画师终究要离开小镇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临别之际,婉儿送给他一枚亲手绣的荷包,上面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无论你走到哪里,请记住,总有人在这里牵挂着你。”她轻声说道。画师点点头,转身离去,但他的背影早已深深印刻在婉儿的记忆中。
多年后,婉儿依然住在那个小镇,依旧多情多感。她偶尔会想起那位画师,也会望着远方发呆。但她知道,正是这份多情,让她的人生充满了温暖与故事。
多
情
多
感
「多情多感」出处
宋·蔡伸《柳梢青》词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多情多感」解释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同多情善感”。
「多情多感」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