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愁善病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柳如烟的女子。她生得眉目如画,却总是眉头微蹙,仿佛心头压着千斤重担。柳如烟自幼体弱多病,每逢天气变化便咳嗽不止,镇上的大夫都说她气血不足,需静养调理。然而,她的“病”不仅在于身体,更在于那颗敏感而多愁的心。
柳如烟喜欢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小桥流水发呆。春天时,她会为飘落的花瓣黯然神伤;夏夜里,她又因蛙鸣扰了清梦而郁郁寡欢。秋天的一片枯叶、冬日的一场薄雪,都能让她泪湿衣襟。邻居们常说:“这姑娘啊,真是个多愁善病的人。”可谁也不知道,她为何如此忧郁。
其实,柳如烟的愁绪源于一段未解的心结。几年前,她曾与青梅竹马的李书寒有过婚约,但李书寒后来进京赶考,从此杳无音讯。有人说他高中状元留在京城做官,也有人传言他早已客死他乡。无论真相如何,柳如烟始终放不下这段情缘,心中积攒的思念和不安逐渐化作了无尽的哀愁。
一天傍晚,柳如烟正在庭院中赏月,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素袍的男子站在门口,正是多年未见的李书寒!他满脸风尘,却掩不住眼中的深情。“如烟,我回来了。”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柳如烟瞬间泪流满面。
原来,李书寒当年赴京途中遭遇山匪,幸得村民相救,却因此耽误了考试。他决定留在当地教书育人,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抱负。如今,他终于完成使命,特地赶回来兑现当初的承诺。
从那以后,柳如烟脸上的愁容渐渐散去,身体也奇迹般地好转了。原来,“多愁善病”的根源不是体质虚弱,而是内心的牵挂与遗憾。当那份心结解开后,她的人生迎来了新的春天。
多
愁
善
病
「多愁善病」出处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
「多愁善病」解释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同多愁多病”。
「多愁善病」示句
且~,焉能久活人间?★吴樾《暗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