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身远迹
在一座幽静的山谷中,住着一位名叫林远的隐士。他年轻时曾是朝廷的一名官员,因不满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权力争斗,毅然选择辞官归隐,遁身远迹于这山林之间。
林远在这片山谷里建了一座简陋的小屋,每日与清风明月为伴,以种菜采药为生。他常常坐在溪边垂钓,看流水潺潺,听鸟鸣啁啾,心中无比宁静。然而,他的平静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闯入了他的世界。
年轻人自称阿诚,是从战乱之地逃难而来的孤儿。他满脸疲惫,却眼神坚定地请求林远收留自己。看着这个瘦弱的身影,林远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漂泊无依的日子,于是点头答应了。从此,阿诚便留在山谷中,跟着林远学习耕种、辨识草药以及修身养性之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诚渐渐融入了这片山林的生活。但某天清晨,一队士兵突然出现在山谷口,他们四处搜寻,显然是在追捕什么人。林远隐约猜到,这些人可能与阿诚有关。果然,当士兵们发现阿诚后,立刻将他团团围住,并指责他是叛军余党。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林远挺身而出,试图用智慧化解矛盾。他告诉士兵:“此子不过是个普通百姓,若真有嫌疑,请交由上级审问,何必在此惊扰山林?”士兵们被他说服,最终带走了阿诚,但允诺会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数月之后,阿诚平安归来,向林远讲述了事情的始末:原来他并非叛军,而是因为救助过一名受伤的义士而遭到牵连。经过调查,他终于洗清了冤屈。从那以后,阿诚更加珍惜这段难得的隐居时光,也深深感激林远的恩情。
林远望着眼前的山谷,感叹道:“遁身远迹虽可求一时安宁,但人心若不平,纵使身处深山,亦难避风波。”他希望阿诚能够铭记这段经历,在未来的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困境,都能保持初心,守护善良。
遁
身
远
迹
「遁身远迹」出处
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遁身远迹」解释
犹言避世隐居。
「遁身远迹」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