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天倍情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子游的年轻人,他自幼聪慧过人,却对世俗名利毫无兴趣。他常常独自坐在山巅,仰望天空,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一天,一位云游四方的老者路过此地,见子游神情专注,便上前与他攀谈。
老者问:“年轻人,你在想什么?”子游答道:“我在想,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何世人总是忙于追逐功名利禄,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老者闻言,微微一笑,说道:“这正是‘遁天倍情’的道理。你若能摆脱尘世的束缚,顺应自然,回归本心,便会发现真正的快乐。”
子游听后恍然大悟,决定放下一切,跟随老者学习修身养性之道。他告别了家人,隐居山林,每日与鸟兽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起初,他感到孤独难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几年后,子游的名声传遍四方,许多人慕名而来,想向他请教如何获得内心的平和。然而,子游只是淡然一笑,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选择。若你们执着于外物,反倒会迷失自我。”来者无不感叹他的智慧。
最终,子游成为一代隐士,他的故事被人们口耳相传,提醒着世人: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束缚,只有遵从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而“遁天倍情”也成为了后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箴言。
遁
天
倍
情
「遁天倍情」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遁天倍情」解释
指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遁天倍情」示句
弃惇德而染浇风,~,忘其所受,其不渐摩而与汉物化者寡矣。★严复《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