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口拙腮
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木的年轻人。他性格憨厚老实,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善言辞,每次开口都显得笨嘴拙舌,甚至常常因为表达不清而闹出笑话。村里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顿口拙腮”,虽然并无恶意,但这让阿木更加自卑,总是尽量避免与人交谈。
有一天,村长召集村民宣布了一件大事:“镇上的商贾要来收购我们村特产的山茶花,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谁要是能成功推销自己的茶叶,就能赚到一笔可观的钱。”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跃跃欲试,纷纷准备如何向商人展示自家的茶叶。然而,阿木却愁眉苦脸,因为他知道凭自己那张“顿口拙腮”的嘴,根本无法说服别人买他的茶叶。
到了商贾来的那天,村民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些人说得天花乱坠,有些人则用精美的包装吸引注意。只有阿木站在角落里,默默捧着一篮新鲜采摘、香气扑鼻的山茶花,却始终没有勇气上前。正当他犹豫是否放弃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好奇地问:“哥哥,你为什么不过去卖你的茶叶呢?”
阿木挠了挠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说不好话,怕人家不喜欢。”小女孩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那你让我帮你试试吧!”于是,在小女孩的鼓励下,阿木硬着头皮走到商人面前,将篮子递过去。商人闻了闻茶叶的香味,顿时眼前一亮,连声称赞:“好茶!这才是真正的山茶花香!”
最终,阿木的茶叶被高价收购,他惊喜万分,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无需过多言语,真诚和品质才是最有力的语言。从此以后,阿木不再害怕被称为“顿口拙腮”,因为他知道,即使话语笨拙,只要心怀诚意,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顿
口
拙
腮
「顿口拙腮」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回好妹妹,我是顿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顿口拙腮」解释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顿口拙腮」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