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开茅塞
李远是一名年轻的画师,虽然天资聪颖,但他始终无法突破自己的创作瓶颈。他的画作总是缺乏灵性,显得平庸无奇。尽管他日夜苦练,却依然找不到方向,心中郁结难解。
一天,李远听说城外山中有一位隐居的老画家,名叫王墨,据说其技艺已达化境。李远心生敬仰,决定登门求教。经过数小时的跋涉,他终于来到一座幽静的小院前,敲响了柴扉。
王墨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目光如炬。听完李远的来意后,他微微一笑,并未直接指点绘画技巧,而是递给李远一把锄头,让他帮忙在院子里翻地种菜。李远虽满腹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烈日下,李远挥汗如雨,将坚硬的土地一点点翻开。就在他埋头劳作时,一只蝴蝶翩然飞过,停在了刚翻出的新土上。李远愣住了——那蝴蝶的姿态轻盈优雅,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晚上,李远坐在灯下,重新拿起画笔。这一次,他不再拘泥于技法,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笔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几天后,当他完成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画时,王墨看罢点了点头:“你已顿开茅塞。”
从那以后,李远的画风焕然一新。他不再执着于模仿他人,而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描绘万物。他终于明白,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的点滴感悟,而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
顿
开
茅
塞
「顿开茅塞」出处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顿开茅塞」解释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顿开茅塞」示句
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