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诗说礼
在一座名为文德的小镇上,人们崇尚文化与礼仪,生活和谐安宁。镇中有一家古老的书院,书院里有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先生,名叫顾明远。他精通诗书礼乐,尤其推崇“敦诗说礼”的精神,教导学生们要以诗言志、以礼待人。
有一天,书院来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温和谦逊的林修和骄傲自负的杨昊。林修每日勤学苦读,不仅背诵经典,还用心体会其中的道理;而杨昊则认为这些古籍无用,常对同学出言不逊,甚至嘲笑林修过于迂腐。顾老先生看在眼里,并未直接批评杨昊,而是决定用行动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敦诗说礼”。
一次,小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词比赛,各路才子齐聚一堂。林修和杨昊也被推荐参赛。林修以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赢得满堂喝彩,而杨昊却因准备不足被问得哑口无言,最终灰头土脸地退场。回到书院后,杨昊感到羞愧难当,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自己。
顾老先生把杨昊叫到书房,递给他一本泛黄的《礼记》,语重心长地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礼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重的人。”杨昊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开始潜心学习,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傲慢习气。
几年后,杨昊成为了一名广受赞誉的学者。他始终铭记顾老先生的教诲,在任何场合都践行“敦诗说礼”的理念。而那个曾经不起眼的书院,也因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声名远扬,成为了更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敦
诗
说
礼
「敦诗说礼」出处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敦诗说礼」解释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敦诗说礼」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