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位琴艺高超的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他精通音律,弹奏的琴声如同天籁,常常让听者陶醉其中。一天,他带着自己心爱的琴来到郊外,想找一处清静的地方练习新创作的曲子。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头老黄牛正在田间悠闲地吃草。阳光洒在田野上,微风轻拂,这幅宁静的画面让他灵感迸发。于是,公明仪坐在树下,摆好琴,开始弹奏起来。他的指尖流淌出优美的旋律,时而如高山流水般激昂,时而又似林间鸟鸣般婉转。
然而,那头黄牛却似乎完全没有被吸引。它依旧低头啃食青草,偶尔甩动尾巴驱赶飞虫,对耳边传来的美妙乐声毫无反应。公明仪感到十分疑惑,心想:“难道是我的琴技退步了?还是这首曲子不够动人?”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又换了一首更加复杂、情感丰富的曲子继续弹奏。但无论他如何努力,那头牛始终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咀嚼着青草。这时,一个路过的农夫笑着对他说:“先生,您再好的琴声,对于牛来说也只是一阵风罢了。它们听不懂这些啊!”
公明仪恍然大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意识到,即使是最精湛的艺术,也需要找到能够欣赏它的对象。从此以后,他不再执着于向不理解的人展示才华,而是选择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音乐,让更多懂他的人感受到琴声的魅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牛弹琴”并非嘲笑他人愚笨,而是提醒我们沟通和表达需要考虑对方的理解能力。只有找到合适的听众,才能真正传递思想与情感。
对
牛
弹
琴
「对牛弹琴」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对牛弹琴」解释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示句
~,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