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挥毫

北宋年间,有一位名叫苏轼的大文豪。他不仅诗文俱佳,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生性豁达,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在家设宴款待宾客。他的府邸总是高朋满座,文人墨客齐聚一堂,谈天论地,好不热闹。

一天,苏轼正在家中与几位好友饮酒作乐。席间,有人提议:“子瞻兄才高八斗,不如即兴挥毫,为我等留下一幅墨宝如何?”众人纷纷附和,都期待着亲眼目睹这位大才子的风采。苏轼微微一笑,点头答应。他命人取来笔墨纸砚,铺开宣纸,稍作沉吟后便提笔而书。

只见他手腕轻转,行云流水般写下了一首诗。字迹遒劲有力,却又不失灵动之美,仿佛每一个字都有生命一般跃然纸上。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叫绝,连声称赞:“妙哉!妙哉!”更有甚者,竟激动得站起身来,向苏轼深深鞠躬致敬。

这时,一位年轻学子忍不住问道:“苏大人,您为何能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从容挥毫?莫非有什么秘诀?”苏轼放下毛笔,哈哈一笑,说道:“所谓‘对客挥毫’,并非刻意追求安静或专注,而是心无旁骛、随遇而安。若心中有丘壑,无论身处何地,皆可成章。”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更加钦佩苏轼的才华与境界。那天晚上,宴席散去,但苏轼的那番话却深深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从此,“对客挥毫”也成为了人们形容文人雅士临场创作、展现才情的经典成语。

duì
huī
háo

「对客挥毫」出处

宋·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对客挥毫」解释

比喻文思敏捷×,毛笔。

「对客挥毫」示句

~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清·李渔《怜香伴·香咏》
上一篇:对床夜语
下一篇: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