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挂画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百年老店,名为“景画轩”。这家店以制作精美的屏风和挂画闻名,尤其擅长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作品。店主林老先生年过七旬,手艺精湛,但他有一个怪癖:每幅画都必须与环境相得益彰,否则宁可不卖。

一天,一位身穿华服的年轻人走进店里,自称是京城来的富商,想为自己的新宅购置一幅山水画。他随手拿出一袋银两放在桌上,说:“我要最好的画,价格不是问题。”林老先生微微一笑,说道:“客官莫急,请先告诉我您府上的布置如何?只有对景挂画,才能让画作与环境融为一体。”年轻人愣了一下,显然没听过这个说法,但还是简单描述了自己家中大厅的陈设。

听完后,林老先生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客官,恕我直言,您的厅堂虽豪华,却多用金玉装饰,过于繁复。若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反而会显得喧宾夺主。不如换一种风格?”年轻人皱眉道:“难道我的钱还买不到满意的画吗?”林老先生哈哈大笑:“金钱固然重要,但艺术更讲究契合之道。‘对景挂画’正是我们景画轩的宗旨。”

最终,在林老先生的建议下,年轻人选择了一幅淡雅的竹林图。这幅画线条简洁、意境深远,果然与他的府邸形成了绝妙的平衡。当画挂上去时,整个大厅顿时增添了几分清幽高雅之气。年轻人惊叹不已,从此成了景画轩的常客,并将“对景挂画”的理念传播开来。

多年以后,“对景挂画”不仅成为了一句俗语,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美学的一种态度。而景画轩,则继续默默守护着这份传统,代代相传。

duì
jǐng
guà
huà

「对景挂画」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一回他们诸位姐姐过谦,都不肯猜,我却打着了,是‘集贤宾’,这才叫对景挂画哩。”

「对景挂画」解释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对景挂画」示句

上一篇:对酒当歌
下一篇:对床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