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之诫

孟子的母亲是一位贤德的妇人,她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孟子年少时,家境贫寒,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一天,孟子因为贪玩逃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机前辛勤劳作。看到儿子早早回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严肃地问道:“今天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孟子支支吾吾地说:“学堂里太无趣了,我不想再去了。”

听到这话,孟母沉思片刻,随即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将织布机上已经快要完成的布匹剪断。孟子惊愕地问:“母亲,您为何要这么做?这是您辛苦织了一整天的成果啊!”孟母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学习就像织布一样,需要一点一滴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你半途而废,就如同这被剪断的布匹,永远无法成为有用的物品。你若不想读书,那之前的努力岂不是也白费了?”

孟子听后深受触动,他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从此发奋图强,不再懈怠。他每日刻苦攻读,最终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而“断织之诫”这个成语,也成为父母以实际行动教导子女勤奋学习的经典故事。

多年以后,当孟子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感慨万分:“没有母亲当年的严厉教诲,就没有今天的我。她的智慧和坚持改变了我的人生。”正是因为孟母懂得用生活中的小事启发孩子,才让孟子领悟到持之以恒的道理,并将其贯彻于一生的追求之中。

duàn
zhī
zhī
jiè

「断织之诫」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断织之诫」解释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断织之诫」示句

上一篇:断章取意
下一篇:断纸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