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劝学

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年幼的孟子勤奋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当时,孟子虽然聪明伶俐,但对读书并不上心,常常贪玩逃学。这让母亲十分担忧。

一天,孟子又早早地从学堂跑回家,母亲正在织布机前忙碌。看到儿子这么早就回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计,问:“你今天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学堂里太无聊了,我不想再去了。”听到这话,母亲沉默片刻,然后拿起一把剪刀,毫不犹豫地将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

孟子被母亲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娘,您辛辛苦苦织了这么久的布,为什么要剪断它呢?”母亲语重心长地说:“这布是我一寸一寸织出来的,现在剪断了,就成了一堆无用的东西。就像你的学业一样,如果不能坚持完成,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些断掉的布一样毫无价值。”

孟子听完母亲的话,羞愧难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发奋图强,每日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后来,他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断织劝学”不仅仅是一种严厉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深沉的母爱体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珍惜学习的机会,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duàn
zhī
quàn
xué

「断织劝学」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断织劝学」解释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比喻劝勉学习。

「断织劝学」示句

上一篇:断无此理
下一篇:断章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