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管残沈
在一座古老的江南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沈砚的年轻书生。他自幼酷熟诗书,却因家境贫寒,常以卖字为生。尽管生活清苦,但沈砚始终心怀壮志,希望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
一天,沈砚正在镇上的集市摆摊写字,忽然听到有人议论:“听说县令大人要举办一场书画比赛,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赏,还能被推荐到京城深造。”沈砚听后激动不已,觉得这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他立刻收拾笔墨,赶回家中准备参赛作品。
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在比赛前夕,沈砚不小心打翻了砚台,仅剩的一点墨汁洒得干干净净。没有钱买新墨,也没有时间再去借,他的心情顿时跌入谷底。看着空荡荡的案头,沈砚长叹一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断管残沈’吗?我的前程真的就此断送了吗?”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邻居家的小女孩跑过来,递给他一块黑乎乎的东西,说:“哥哥,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说是可以用。”沈砚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块烧焦的木炭。虽然不是理想的作画工具,但此刻也别无选择。他决定用这块木炭创作一幅独特的作品。
比赛当天,沈砚带着自己用木炭绘制的山水画来到现场。其他参赛者都使用珍贵的颜料和精致的宣纸,而他的作品显得格外朴素甚至有些寒酸。然而,当评委们看到他的画时,却被深深震撼了——那幅画线条刚劲有力,意境深远,仿佛蕴含着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
最终,沈砚凭借这幅“断管残沈”之作拔得头筹。评委们评价道:“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材料的贵贱,而在于创作者的心境与才华。”从此,沈砚声名鹊起,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了许多身处困境的人。
断
管
残
沈
「断管残沈」出处
明·焦竑《李氏〈焚书〉序》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逾时而征求鼎沸,断管残沈,等于吉光片羽。”
「断管残沈」解释
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
「断管残沈」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