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长补短

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成的年轻木匠。他虽然手艺精湛,但性格急躁,做事常常追求速度而忽略了细节。村里的老人常说:“断长补短,方能成器。”可阿成总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并未放在心上。

一天,村里的一位富商找到阿成,请他制作一张精美的雕花桌子,用于女儿的嫁妆。富商开出高价,但要求必须在十天内完成,且不能有丝毫瑕疵。阿成满口答应,心想这不过是个简单的任务。然而,当他开始动工时,却发现木材不够完美:有的太长,有的太短,还有的纹路杂乱无章。为了赶工期,阿成草草地锯掉多余的部分,又匆忙拼接那些短料,完全没顾及整体的协调性。

到了第九天晚上,桌子终于完成了。阿成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果然,第二天一早,富商带着家人来看桌子时,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们指出桌子的边角参差不齐,桌腿粗细不均,甚至连桌面都有明显的裂缝。“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配得上我的女儿?”富商愤怒地说道,随后拂袖而去。

阿成羞愧难当,决定去请教村里最有经验的老木匠李师傅。李师傅听完他的诉说后,意味深长地说:“断长补短,不是简单地削去多余、填补不足,而是要用心衡量每一块木料的特点,让它们各尽其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好家具。”

阿成恍然大悟。从那天起,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研究每一块木材的特性。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重新打造了一张全新的雕花桌子,这一次,无论是外观还是结构都无可挑剔。富商再次登门时,对阿成的作品赞不绝口,不仅支付了双倍酬金,还推荐了许多客户给他。

从此以后,阿成明白了“断长补短”的真谛——不仅是技艺上的取舍,更是心态上的修炼。他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木匠,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平衡与完善自己。

duàn
chāng
duǎn

「断长补短」出处

《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断长补短」解释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断长补短」示句

上一篇:断编残简
下一篇:断怪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