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政害民

在古代的一个偏远小国,有一位名叫李轩的年轻官员。他自幼饱读诗书,立志要为百姓谋福祉。然而,当他初入朝堂时,却发现这里早已被一群贪官污吏所把持。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困苦不堪。这种“蠹政害民”的现象让李轩痛心疾首,但他深知,若贸然揭发,只会让自己陷入险境。

一天,一位老农跪在衙门前哭诉,说自己的田地因连年赋税过重而荒废,全家只能靠野菜度日。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李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于是,他开始秘密调查这些官员的罪行,并将他们的腐败行为记录成册。与此同时,他还假装与他们同流合污,以此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经过数月的努力,李轩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他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些材料呈交给国王。起初,那些权臣试图辩解甚至威胁,但在铁证面前,他们无法抵赖。最终,国王震怒,下令严惩这些蛀虫般的官员,并任命李轩负责整顿朝纲。

李轩上任后,立刻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减免赋税、开仓放粮、兴修水利等。短短几年间,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小国焕然一新,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纷纷称赞李轩是清正廉明的好官,而那些曾经“蠹政害民”的恶徒,则成为了历史的教训。

故事传开后,“蠹政害民”这一成语更加深入人心,提醒世人,无论身处何位,都应以民为本,切勿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蛀虫。

zhèng
hài
mín

「蠹政害民」出处

《周书·晋荡公护传》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诸子贪残,僚属纵逸,恃护威势,莫不蠹政害民。”

「蠹政害民」解释

桅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政害民」示句

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而其大者,至于立党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皆此之繇也。★清·顾炎武《生员论中》
上一篇:蠹居棊处
下一篇: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