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己以绳
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衡的木匠。他手艺精湛,为人谦和,深受村民们的喜爱。然而,李衡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用一把随身携带的小绳子丈量一番。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总是笑着回答:“度己以绳,方能心中有数。”
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富商,想请李衡为他打造一张特殊的桌子,用于接待贵宾。富商开出高价,并要求三天内完成。村民们纷纷劝李衡接下这笔生意,但李衡却皱起了眉头。他拿出自己的小绳子,仔细地比划了一番后说道:“这张桌子需要的木材太多,时间又太紧,我怕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富商听后不以为然,认为李衡只是胆小怕事,便嘲讽道:“你若不敢接,我可以找别人!”面对质疑,李衡并没有争辩,而是平静地回答:“凡事需量力而行,这是我‘度己以绳’的原则。如果勉强为之,不仅对不起您的信任,也违背了我的初心。”
最终,富商选择离开,另寻他人。几天后,消息传来,那位接手的工匠因急于赶工,导致桌子出现严重瑕疵,被富商当场拒收。这时,富商终于意识到李衡的智慧与坚持,于是再次登门拜访,向李衡表达歉意。
李衡依旧微笑着,用他的小绳子重新测量设计,并耐心解释每一步的细节。这一次,他答应了请求,但条件是延长工期,确保质量。富商欣然同意。一个月后,当那张精美的桌子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赞叹不已。
从此,“度己以绳”成了村里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明白,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只有先认清自己的能力,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度
己
以
绳
「度己以绳」出处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度己以绳」解释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度己以绳」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