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自绝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林远的年轻隐士。他自幼聪慧过人,却因家道中落而饱受世态炎凉。成年后,他看透了人情冷暖,决定远离尘世喧嚣,隐居于深山老林之中。他用木头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并在门前种满花草,从此“杜门自绝”,不再与外界往来。

起初,村里的乡亲们时常上山探望他,试图劝说他回归社会,但林远总是婉言谢绝。他告诉他们:“我已厌倦世俗纷争,只愿在这片宁静之地修身养性。”渐渐地,人们也不再打扰他,任由他独自生活。然而,林远的日子虽然清苦,却过得悠然自得。他每日清晨采药、读书,午后临溪垂钓,夜晚则观星赏月,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天傍晚,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敲响了林远的柴扉。少年自称是逃难至此,饥寒交迫,请求暂避一时。林远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打开门将少年迎了进来。他为少年熬了一碗热汤,又拿出干粮分给他吃。少年感激涕零,连声道谢,但林远只是淡淡一笑,说道:“人虽需独善其身,却不可忘兼济天下。”

数日后,少年恢复体力,向林远辞行。离别之际,少年跪地叩首,发誓将来必报恩德。林远扶起少年,语重心长地说:“你无需回报我,只需记住今日所受之恩,将来若能助他人一臂之力,便是对我最大的报答。”少年含泪点头,随后踏上了归途。

几年后,山村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灾,许多房屋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就在此时,那位少年已经成为附近城镇的一名富商,听闻家乡受灾,便立即组织救援队伍送来粮食和物资。当有人问起他为何如此慷慨时,少年讲述了当年林远救助他的故事。众人听后无不感慨万分,纷纷前往深山寻找林远,却发现他早已悄然离去,只留下那座空荡荡的小屋。

林远的“杜门自绝”并非真正的隔绝,而是一种内心的超脱。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真正的隐逸——既不逃避责任,也不追逐名利,而是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世界。

mén
jué

「杜门自绝」出处

《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杜门自绝」解释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杜门自绝」示句

上一篇:杜隙防微
下一篇:肚里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