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绝言

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杜言的老者。他年轻时曾是村里最能说会道的人,无论大事小事,总能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甚至常常因言辞犀利而引发争端。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杜言经历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

那一年,村里来了一个外乡人,自称懂得风水秘术。村民们对他深信不疑,纷纷请他指点迷津。杜言却对此嗤之以鼻,多次公开嘲讽外乡人是个骗子。外乡人并未反驳,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多言必有失,慎言才是福。”不久后,村里突发洪水,许多房屋被毁,而那些听从外乡人建议搬迁的人家却安然无恙。杜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轻率,但为时已晚,他的家人也在洪水中失去了生命。

自那以后,杜言变得沉默寡言。他搬到了山林深处,独自生活,每日只与鸟兽为伴,不再参与任何闲谈或争论。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过去,他总是闭口不答,仿佛那段记忆已被彻底封存。久而久之,人们便用“杜口绝言”来形容这位曾经伶牙俐齿、如今却缄默如石的老人。

有一天,村里的年轻人阿诚带着烦恼找到了杜言。原来,阿诚因为逞口舌之快得罪了邻居,两家关系闹得很僵。他希望杜言能给他一些建议。杜言听完后,并未开口,而是拿出一块磨得光滑的石头递给阿诚,然后转身离去。阿诚不解其意,拿着石头愣了半天,最终决定主动向邻居道歉。没想到,邻居也早已心生悔意,两人很快冰释前嫌。

后来,阿诚再次拜访杜言,想感谢他的智慧。杜言依旧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那块石头。阿诚恍然大悟:石头虽不能言语,却经年累月承受风雨洗礼,最终变得圆润平和。这正是杜言想要传达的道理——真正的智慧不是靠嘴巴表达,而是通过行动和内心的修炼去体现。

从此,“杜口绝言”不仅成为杜言的代名词,也成为村里人教导后代谨慎言行的一句箴言。

kǒu
jué
yán

「杜口绝言」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杜口绝言」解释

犹言杜口无言。

「杜口绝言」示句

上一篇:杜门面壁
下一篇:度长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