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到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小安的少年,他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每天清晨,他都会背着破旧的书包,步行数里路到村里的私塾上课。尽管生活艰难,小安却从未放弃学习的机会。他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天,私塾先生在课堂上讲起了《读书三到》的典故:“读书需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道,“若只是机械地朗读而不用心思考,那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小安听后深有感触,暗下决心要将这三条铭记于心,并付诸实践。

从那天起,小安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每次翻开书本时,他都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杂念干扰;他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句,用眼睛捕捉书中的智慧;同时,他还大声诵读,让声音回荡在耳边,帮助记忆和理解。渐渐地,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不仅成为班上的佼佼者,还赢得了先生和同学们的赞赏。

然而,成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有一段时间,小安因为帮家里干农活而耽误了学业,晚上挑灯夜读时常常犯困。一次考试失利让他倍感沮丧。他坐在田埂上发呆,忽然想起先生的话:“心到、眼到、口到,其实最重要的是坚持。”于是,他重新振作起来,白天劳作,夜晚继续苦读,终于克服了困难。

多年以后,小安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官员。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先生教给他的“读书三到”,并常以此勉励年轻一代。“知识可以改变人生,”他说,“但前提是全身心投入,用心去体会其中的道理。”

shū
sān
dào

「读书三到」出处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读书三到」解释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到」示句

上一篇:独霸一方
下一篇: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