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是独非
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独的老人。他性格孤僻,从不与人交往,总是独自一人坐在村口的大树下,嘴里念念有词。村里的人对他又敬又怕,因为他似乎总能看透别人的心思,说出一些让人难以反驳的话。久而久之,大家都称他为“独是独非”,意思是只有他才是对的,其他人都错了。
一天,村里的年轻人决定试探一下这位神秘的老人。他们找来一个外乡人,让他假装迷路,向李独问路。外乡人按照计划走到大树下,恭敬地问道:“老人家,请问去镇上的路怎么走?”李独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缓缓说道:“你不是迷路,而是故意来试探我的。”外乡人大吃一惊,连忙否认,但李独只是摆摆手,说,“不必掩饰,我早已看穿你的意图。”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人们对李独更加敬畏。然而,李独却并未因此得意,反而叹息道:“世人只知‘独是独非’,却不懂得真正的智慧在于包容和理解。”他的这句话让村民们陷入了沉思。
后来,村里发生了一场大旱,庄稼枯萎,水源干涸。村民们焦急万分,却束手无策。这时,李独站了出来,提议大家合力挖井。起初,有人质疑他的方法是否可行,但在他的坚持下,村民们终于团结起来,共同劳作。几天后,清澈的泉水涌出地面,解决了危机。
从此以后,村民们开始明白,“独是独非”并不是一种傲慢,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洞察力。而李独也逐渐敞开心扉,与大家和睦相处。这座小山村因为这次经历变得更加团结,人们学会了倾听和合作,不再盲目追求谁对谁错。
独
是
独
非
「独是独非」出处
《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独是独非」解释
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独是独非」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