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春日的阳光洒满青石板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十五岁的少女柳如烟正站在自家门前,手中捧着一束刚刚采摘的豆蔻花。她眉眼清秀,笑容如同这初春的微风一般清新动人。镇上的人都说,如烟正值“豆蔻年华”,是整个镇子最美丽的姑娘。

这一天,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花灯节。街道两旁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如烟也换上了母亲为她缝制的新衣,怀揣着一颗雀跃的心来到集市。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卖糖葫芦的小贩、表演杂耍的艺人,还有那热闹非凡的猜灯谜摊位。

正当如烟驻足欣赏一只精巧的纸鸢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姑娘,可否帮我选一盏花灯?”她转过头,看见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微笑着看着她。他文质彬彬,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神中透着几分腼腆。如烟略显羞涩地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一起挑选起花灯来。他们聊得很投机,从诗词歌赋谈到家乡风景,仿佛早已相识多年。

夜幕降临,花灯点亮,河面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烛光。书生提议放一盏花灯祈愿,如烟欣然同意。他们在灯上写下各自的心愿,然后轻轻放入水中。书生低声说道:“愿你永远像现在这样快乐无忧。”如烟听后脸颊微红,却没有接话,只是默默注视着那盏渐行渐远的花灯。

分别之际,书生递给如烟一枚刻有豆蔻花纹的玉佩,说:“这是我的信物,希望我们还能再见。”如烟接过玉佩,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握着玉佩久久不能入睡。窗外月光皎洁,映照着她稚嫩却充满憧憬的脸庞。

时光荏苒,“豆蔻年华”虽短暂,却成为如烟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那枚玉佩,则被她珍藏在心底,连同那个春日的记忆,陪伴她走向未来的岁月。

dòu
kòu
nián
huá

「豆蔻年华」出处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解释

豆蒮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示句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上一篇:抖搂精神
下一篇:嘟嘟哝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