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唇合舌
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有一位以口才闻名的说书人,名叫林言。他每次开讲,总能吸引无数听众,大家都爱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江湖奇闻、英雄事迹。然而,林言有个最大的缺点:他太喜欢争辩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就会用自己犀利的言辞与对方“斗唇合舌”,直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为止。
一天,镇上来了一位游方和尚,自称法号明悟。明悟和尚为人谦和,从不与人争吵,但他的智慧却深不可测。林言听说后心生好奇,于是特地前往试探。两人刚见面时,气氛还算融洽,但聊着聊着,林言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开始挑起话题争论。他故意问一些刁钻的问题,试图让明悟和尚陷入窘境,而和尚只是微微一笑,用简单的话回应,并未与其纠缠。
见和尚如此淡定,林言更加不服气,言语间愈发激烈。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甚至搬出各种典故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而,明悟和尚依旧神色自若,只淡淡说道:“舌头虽巧,终究敌不过一颗宽容的心。”这句话让林言一时语塞,他愣在那里,不知如何继续反驳。
回到家中,林言反复回味和尚的话,越想越觉得羞愧。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过于执着于胜负,忽略了交流的本质是理解和尊重,而非单纯的争强好胜。第二天,他主动找到明悟和尚道歉,并请求指点。和尚欣慰地点点头,告诉他:“真正的智慧不是用来争高低,而是用来化解矛盾、增进和谐。”
从那以后,林言彻底改变了自己。他依然说书,但不再咄咄逼人,而是用更温暖的方式传递故事中的道理。小镇的人们发现,林言变得亲切了许多,而他也终于明白了“斗唇合舌”之外的另一种力量——那就是谦逊与包容。
斗
唇
合
舌
「斗唇合舌」出处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斗唇合舌」解释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斗唇合舌」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