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轻的农夫名叫阿霖。他勤劳善良,但性格有些急躁,做事常常不经深思熟虑,因此总惹出麻烦。村里的长辈们常说:“阿霖啊,你这孩子动辄得咎,可得改改你的脾气。”然而,阿霖每次听了都不以为意,觉得只要努力工作,其他的小问题无关紧要。

有一天,村里传来消息,说附近的森林里出现了一头凶猛的野猪,已经破坏了好几块农田。村民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决定组织一支队伍去驱赶野猪。阿霖自告奋勇报名参加,并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然而,在行动中,他却因过于鲁莽,不仅没有成功驱赶野猪,反而激怒了它,导致野猪冲进村庄,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村民们对此十分不满,纷纷指责阿霖的轻率行为。

几天后,村长找到阿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若不懂得三思而后行,只会让自己和别人都陷入困境。古人云‘动辄得咎’,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草率行事。”阿霖听后羞愧难当,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向村民们道歉,并主动承担起修复被毁农田的责任。

从那以后,阿霖开始改变自己。无论是耕种还是处理村里的事务,他都学会了冷静思考、谨慎决策。慢慢地,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再也没有因为莽撞而犯下大错。后来,当有人提起那段往事时,阿霖总是笑着回答:“多亏那次教训,我才明白什么叫‘动辄得咎’,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更成熟的人。”

从此,阿霖成了村里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长的力量。

dòng
zhé
jiù

「动辄得咎」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解释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动辄得咎」示句

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上一篇:栋梁之才
下一篇: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