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心忍性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却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早早肩负起生活的重担。尽管日子清苦,阿诚始终怀揣梦想,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天,村里的老塾师找到阿诚,对他说:“我听说城里有位大儒正在招收弟子,若能拜入门下,必有所成。但这条路并不容易,需经受诸多考验。”阿诚听后心动不已,他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可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其中的艰辛。然而,想到家人和未来,他咬紧牙关,决定去尝试一番。

临行前,老塾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此去艰难险阻,唯有‘动心忍性’方能成功。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阿诚将这句话铭记于心,踏上了前往城里的路途。

一路上,阿诚遭遇了许多挫折。他曾因盘缠不足而露宿野外,也曾因体力不支差点倒在路上。最让他痛苦的是,在面见大儒时,对方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学习条件——每日黎明即起,挑水、砍柴、耕田样样不可少,还要完成繁重的功课任务。一些同来的年轻人受不了这样的磨砺,纷纷选择离开,但阿诚却默默坚持了下来。

每当疲惫不堪或者感到委屈时,阿诚都会想起老塾师的话:“动心忍性”。他告诉自己,只有经历这些磨难,才能真正成长。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劳作与学习,渐渐地,不仅身体变得强壮,学问也日益精进。

几年后,阿诚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回到家乡,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改善生活,还开设学堂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人们常常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总是微笑着说:“不过是‘动心忍性’罢了。”

从此,“动心忍性”这四个字成为了村里的座右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dòng
xīn
rěn
xìng

「动心忍性」出处

《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动心忍性」解释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动心忍性」示句

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方为志人。★明·赵弼《疥鬼对》
上一篇:动如参商
下一篇:恫疑虚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