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声西击
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流传着一个关于智谋与勇气的故事。镇上的居民们常常提到一个叫做“东声西击”的成语,却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它的含义。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的木匠用他的智慧诠释了这个成语。
这位木匠名叫阿诚,他手艺精湛,但性格低调,从不张扬。一天,小镇突然被一群强盗盯上了。他们扬言要洗劫全镇,还放话让镇民交出所有的财物,否则将烧毁整个镇子。面对威胁,镇民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阿诚站了出来,他说:“大家别怕,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当晚,阿诚召集了几位胆大的年轻人,和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他让这些人分头行动,在小镇东边敲锣打鼓、大声喊叫,制造出热闹非凡的假象,同时还点燃了许多火把,让远处看起来像是有很多人在集结。而与此同时,阿诚则带领另一队人悄悄绕到西边,埋伏在强盗可能经过的地方,准备突袭。
果然,强盗听到东边传来的喧闹声,以为那里聚集了大批镇民正严阵以待,便决定改变路线,从西边偷袭。然而,当他们刚踏入西边的小路时,就中了阿诚设下的埋伏。早已埋伏好的镇民迅速出击,用棍棒和石块将措手不及的强盗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强盗仓皇逃窜,再也不敢回来。
事后,镇民们纷纷称赞阿诚的机智,并问他为何能想出这样的妙计。阿诚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东声西击’的道理啊!表面上在一处吸引敌人注意,实际上却在另一处发起真正的攻击。只要迷惑住对方,就能事半功倍。”从此以后,“东声西击”成了小镇居民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也提醒着人们: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
东
声
西
击
「东声西击」出处
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东声西击」解释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东声西击」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