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食西宿

从前,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名叫阿莲。她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助人。村里的人对她都很友善,但也有一些爱嚼舌根的人觉得阿莲太过精明,总想着占点小便宜。

一天,村里的媒婆上门提亲,说是有两户人家都想娶阿莲为媳。一户是东边的张家,他们家世代务农,虽然不算富裕,但粮食充足,日子过得踏实;另一户是西边的王家,他们家经营布匹生意,虽不豪富,却也衣食无忧。媒婆问阿莲:“你愿意嫁到哪一家?”

阿莲听完后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东食西宿’吧。”媒婆和周围的人都愣住了,忙问这是什么意思。阿莲解释道:“白天可以去东边的张家吃饭,他们的饭菜简单却实在,能养身体;晚上则回西边的王家住,他们家房子宽敞舒适,适合休息。”此言一出,众人哗然,有人摇头叹息,认为阿莲太贪心,居然想同时享受两家的好处。

然而,阿莲并没有真的这样做。第二天,她分别拜访了张家和王家,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他们。她诚恳地说:“我之所以提到‘东食西宿’,是因为两家都有各自的优点,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一方。如果你们还愿意接纳我,我会尽全力帮助夫家改善生活。”

听了阿莲的话,两家人都被她的真诚打动了。最终,阿莲选择了东边的张家,因为她觉得勤劳朴实的生活更适合自己。婚后,阿莲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织布技术,与西边的王家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使两家都过上了更加富裕的日子。

后来,“东食西宿”成了村里的趣谈,但人们提起时不再带着嘲讽,而是充满敬佩。因为他们明白,阿莲并不是贪图利益,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dōng
shí
西
宿

「东食西宿」出处

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东食西宿」解释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东食西宿」示句

~”,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上一篇:东山再起
下一篇:东睃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