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敲西逼
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他是个木匠,手艺精湛,但性格有些优柔寡断。一天,镇上的李员外找到他,希望他能打造一张特别的桌子,用来招待即将到来的重要客人。这张桌子不仅要结实耐用,还要雕刻精美的花纹,难度颇高。阿诚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完成订单,阿诚开始四处寻找灵感和材料。然而,事情并不顺利。木材商贩报价太高,邻居们对他的设计指手画脚,甚至连平日里关系不错的铁匠也趁机“东敲西逼”,一会儿说他的工具需要更新,一会儿又劝他多花点钱买更好的材料。面对这些压力,阿诚感到十分苦恼,却不知道如何拒绝。
就在阿诚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老朋友小舟来看望他。听说了阿诚的困境后,小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样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可不行!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小舟帮他重新梳理思路,并建议他用现有的资源做出最优质的作品,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或迎合他人。
受到启发的阿诚决定不再受外界干扰。他按照自己的设计图纸专注工作,既没有采纳那些无谓的意见,也没有盲目购买昂贵的材料。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那张桌子——它虽不是奢华至极,但却充满了匠心与巧思。
当李员外看到成品时,赞不绝口,连连夸奖阿诚的手艺超群。而阿诚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为别人的“东敲西逼”而迷失方向。只有坚持初心,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东
敲
西
逼
「东敲西逼」出处
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东敲西逼」解释
各处敲诈逼迫。
「东敲西逼」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