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挪西撮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夫名叫阿福。他日子过得清贫,但心地善良,总是尽力帮助身边的人。这一年,村子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眼看着年关将至,阿福家的米缸已经见底,可他还想让全家人过个像样的新年。于是,他开始四处奔波,“东挪西撮”地凑齐所需的东西。他先是跑到邻村借了一袋陈年糙米,又从镇上的老友那里赊来了几斤猪肉。回家的路上,他还顺道捡了一些枯树枝,准备用来烧火做饭。
就在除夕前一天,阿福发现村里的李婶因为儿子生病,连给孩子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阿福二话不说,把自己辛苦攒下的铜板塞给了李婶,还安慰她说:“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李婶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到了除夕夜,阿福一家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桌上摆着用“东挪西撮”得来的东西做成的年夜饭:一锅香喷喷的糙米饭、一碗炖得软烂的猪肉和一碟腌制的咸菜。尽管菜肴简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笑声不断。这时,敲门声响起,原来是李婶带着自家做的几个馒头前来答谢。她坚持要把馒头留下,说这是她的“一点心意”。
看着桌上的食物变得更加丰盛,阿福感慨万分。他明白,即使生活再艰难,只要大家互相扶持,就没有熬不过去的坎儿。“东挪西撮”的不仅是物资,更是一份份温暖的情谊。这个除夕夜,虽然没有山珍海味,却充满了人间真情。
东
挪
西
撮
「东挪西撮」出处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东挪西撮」解释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东挪西撮」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