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零西落
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流传着一个关于“东零西落”的有趣故事。这个镇子被群山环绕,四季分明,人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然而,有一年秋天,镇上的居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的物品总是莫名其妙地消失。
最先发现问题的是铁匠老李。他的工具箱里少了锤子和钳子,原本整齐的铺子变得凌乱不堪。“真是怪事!”老李嘟囔着,“难道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干的?”可当他询问邻居时,却发现大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裁缝家的针线不见了,杂货店老板的秤砣不翼而飞,甚至连村长的烟斗也突然失踪了。
村民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有人提议去请道士做法,有人则建议彻夜守候抓贼。就在这时,一个聪明的小男孩阿福站了出来。他说:“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不如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丢失的东西会不会自己回来。”众人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
几天后,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丢失的物品竟然真的陆续出现了!只不过,它们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地方,而是散落在镇子各处——锤子挂在了树杈上,针线掉进了水井旁,秤砣卡在了石桥缝隙中……每样东西都像是随意放置,却又似乎遵循某种规律。
阿福仔细研究了这些线索,终于发现了端倪。他告诉大家:“这不是人为偷窃,而是因为最近刮大风!秋风从东边吹到西边,把我们随手放的东西全都吹走了。”原来,这段时间正值季节交替,狂风肆虐,而大家平时习惯把小物件放在窗台或门口,才导致了这场“东零西落”的闹剧。
村民们恍然大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开始注意收纳物品。从此以后,小镇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怪事。而“东零西落”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那些因疏忽而导致的混乱局面。
东
零
西
落
「东零西落」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东零西落」解释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东零西落」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