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扶西倒
在一座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人。他聪明伶俐,但有个毛病——总是三心二意,做事东扶西倒,难以专注。村里的老人常劝他:“阿福啊,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像你这样顾此失彼。”可阿福却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能应付得来。
一天,村长找到阿福,说:“我们村的水渠年久失修,需要重新疏通。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做好,我就推荐你去镇上学习一门手艺。”阿福听了很高兴,立刻拍胸脯答应下来。然而,当他开始工作时,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水渠很长,有些地方被泥沙堵塞,有些地方则因为树根侵入而破裂。他一会儿跑到东边挖泥沙,一会儿又赶去西边砍树根,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没有完成任何一段。
几天后,村长来看进度,发现水渠依然不通,便皱起眉头问:“阿福,你怎么还没修好?”阿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委屈地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东边刚清理完,西边又堵上了;西边刚弄好,东边又出问题了!”村长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因为你东扶西倒,没有计划和重点。你应该先把最严重的地方彻底修好,再逐步解决其他问题,而不是到处乱忙。”
阿福恍然大悟,决定按照村长的话去做。他先仔细检查整条水渠,列出哪些地方最急需修理,然后集中精力逐一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渠终于畅通无阻,清澈的溪水再次流进了田间。村民们纷纷夸赞阿福,而他也从中学到了宝贵的一课:只有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做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从此以后,阿福改掉了东扶西倒的习惯,无论做什么都井井有条。几年后,他不仅学会了一门精湛的手艺,还成为了村里人人信赖的能干青年。
东
扶
西
倒
「东扶西倒」出处
宋·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醚。”
「东扶西倒」解释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东扶西倒」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