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事犯
南宋时期,临安城中有一位名叫秦桧的宰相。他权势滔天,却心机深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与金国勾结,出卖国家利益。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并非无人察觉,只是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
一天深夜,秦桧坐在书房里,与妻子王氏密谋如何进一步除掉政敌岳飞。岳飞是抗金名将,深受百姓爱戴,但他的存在让秦桧感到威胁。于是,夫妻二人策划了一个毒计,准备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就在他们低声交谈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风声,吹得烛火摇曳不定。秦桧警觉地起身查看,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便继续回到桌前商议。
次日清晨,秦桧按计划向皇帝进谗言,诬陷岳飞通敌叛国。最终,岳飞被冤杀,消息传出后,举国悲愤。而秦桧自以为大功告成,整日饮酒作乐,似乎忘却了那晚东窗下的密谋。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天夜里的一幕早已被人窥见——一名家仆因偶然经过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心中震惊不已,偷偷记录下来。
几年后,秦桧病重卧床,精神恍惚。有一天,他突然梦见自己被带到阴曹地府,岳飞英姿勃发地站在堂上,指责他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秦桧惊醒过来,满头冷汗,从此病情愈发严重。不久之后,记录当年东窗密谋的证据也被公之于众,朝野震动,秦桧一家名誉扫地。
从此,“东窗事犯”成为成语,用来形容阴谋败露或罪行被揭发的结局。这个故事警示世人:无论手段多么隐蔽,正义终会到来,而邪恶终究难逃法网。
东
窗
事
犯
「东窗事犯」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东窗事犯」解释
比喻阴谋已败露。同东窗事发”。
「东窗事犯」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