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闯西踱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阿东的年轻人。他聪明伶俐,却总是心浮气躁,做事没有定性。一天,他听村里老人讲起一个传说:在镇外的深山中藏有一块神奇的“定心石”,只要能找到它,就能让人专注如一,成就非凡事业。阿东听了心动不已,决定去寻找这块石头。
第二天清晨,阿东背着干粮出发了。一路上,他东闯西踱,时而钻进密林,时而攀爬陡坡,但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定心石”到底在哪里?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走着走着,他遇到了一位正在河边垂钓的老者。
“年轻人,你为何如此匆忙?”老者问道。阿东把自己的目标告诉了他,并抱怨说:“我已经找了很久,可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老者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手中的鱼竿,说道:“你看这河水流动不息,可我的鱼线却纹丝不动。如果我也像你一样东闯西踱,又怎能钓到鱼呢?”
阿东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正是缺乏耐心和专注。于是,他向老者道谢后,坐在河边静静思考。他不再急着赶路,而是仔细观察四周的环境,用心感受每一步带来的变化。
几天后,当阿东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森林时,他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上面刻着几个模糊的字——“专注即定心”。他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定心石”并不是外界的某件物品,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
从那以后,阿东改掉了东闯西踱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脚踏实地、全神贯注。几年后,他成为了镇上有名的工匠,用双手创造了无数精美的作品。而那段寻找“定心石”的经历,则成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东
闯
西
踱
「东闯西踱」出处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东闯西踱」解释
指盲目地四处闯荡。
「东闯西踱」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