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差西误

在一座名叫清风镇的小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东差西误”的有趣故事。这个村庄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但村民们却常常因为做事粗心大意而闹出笑话。

一天,村里的木匠老李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为镇上的祠堂打造一张供桌。这张供桌不仅需要结实耐用,还要雕刻精美的花纹,以彰显祠堂的庄重。老李信心满满地答应了下来,并承诺三天后交工。然而,他却没有仔细记清楚尺寸,只是凭印象开始制作。

第一天,老李忙得热火朝天,把木料锯成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板材。第二天,他匆匆画好设计图,却发现忘记考虑祠堂门口的宽度。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调整尺寸,结果又弄错了比例,导致桌面太宽、桌脚太短。到了第三天,眼看时间紧迫,他草草完成雕刻,将供桌送到了祠堂。

当大家看到成品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供桌的一侧竟然比另一侧高出一截,而且整个桌子根本放不稳!更糟糕的是,由于桌面过宽,连祠堂的大门都进不去。老李羞愧难当,连连道歉:“真是东差西误啊!”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全村,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从那以后,村民们吸取教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格外认真细致,再也不敢马虎大意了。“东差西误”也成了清风镇人提醒自己谨慎行事的一句口头禅。

直到今天,每当有人提到老李的故事,大家都会感叹:“如果当初多检查一遍,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于是,“东差西误”不仅让村民们记住了幽默的故事,也教会了他们严谨的重要性。

dōng
chà
西

「东差西误」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东差西误」解释

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东差西误」示句

上一篇:东播西流
下一篇:东冲西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