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补西凑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农夫阿福。阿福家境贫寒,却总是尽力帮助别人。这一年,村子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颗粒无收,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而阿福也因为干旱失去了大部分庄稼,生活变得更加窘迫。
眼看年关将至,按照习俗,每户人家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招待亲朋好友。然而,阿福家中几乎空无一物,连最基本的米面都所剩无几。但阿福不想让家人失望,更不想让邻居们看出自己的窘迫。于是,他决定想办法“东补西凑”,为家人拼凑出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第二天清晨,阿福背上竹篓,开始挨家挨户拜访。他先去了邻居家,借了一袋红薯;又跑到远房表叔那里,讨来了一小坛腌菜;最后,他还从镇上的老友那儿换回了一块腊肉。虽然这些东西并不算多,但对于阿福来说,已经足够让他施展厨艺了。
回到家后,阿福用红薯炖了一锅香甜的红薯粥,用腌菜炒了一盘开胃的小菜,再把腊肉切片蒸熟,配上一些自己种的青菜。尽管这些菜肴简单朴素,但却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当全家人围坐在桌旁时,孩子们开心地拍着手,妻子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这一顿“东补西凑”的年夜饭成了他们记忆中最特别的一次团圆。
后来,村里的人听说了阿福的故事,纷纷感叹他的乐观与智慧。从此,“东补西凑”不仅成为了一句描述拮据生活的成语,更象征着一种面对困境仍能积极应对的精神。阿福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只要心中有爱,即使资源匮乏,也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东
补
西
凑
「东补西凑」出处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东补西凑」解释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东补西凑」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