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踵捐糜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李诚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尽管家境贫寒,但李诚心怀大志,始终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和乡亲们的命运。他从小勤奋好学,常常读到深夜,村里的人都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
有一年,天降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陷入了饥饿之中。李诚看着乡亲们日渐消瘦的脸庞,心中痛如刀绞。他暗自立下誓言:“哪怕从头顶到脚跟都化为尘土,我也要拯救我的家乡!”于是,他决定离开村庄,去寻找解决饥荒的办法。
一路上,李诚历经艰辛,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在这里,他听说朝廷正在招募贤才,以应对各地的灾情。李诚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并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脱颖而出,被派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担任赈灾官员。
上任后,李诚没有丝毫懈怠。他亲自走访每一个村落,了解百姓的需求。为了确保粮食公平分配,他甚至不惜顶着烈日监督运输过程,双脚磨出了血泡也不曾停下。有人劝他休息,他却说:“只要能让百姓活下去,就算我顶踵捐糜,又有何妨?”
经过数月的努力,李诚成功缓解了当地的饥荒问题。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无数人,也赢得了朝廷的嘉奖。然而,李诚并未因此骄傲自满,而是继续致力于改善民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顶踵捐糜”的精神,成为后世传颂的楷模。
多年以后,那个曾经贫瘠的小村庄已经变得富饶美丽,而李诚的故事也被人们口口相传。每当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感慨地说:“若非李诚甘愿顶踵捐糜,我们怎能有今日的幸福生活呢?”
顶
踵
捐
糜
「顶踵捐糜」出处
无
「顶踵捐糜」解释
指捐躯,牺牲。
「顶踵捐糜」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