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踵尽捐
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善的老人。他一生勤劳善良,虽然家境贫寒,但始终乐于助人。村里的人都知道,无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李善,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他的善行被乡亲们传颂,大家私下里称他为“顶踵尽捐”的好人。
这一年,山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枯萎,河水断流,村民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人家开始缺粮,甚至有人打算背井离乡寻找生计。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善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再不想办法,整个村子恐怕难以支撑下去。
一天夜里,李善坐在昏暗的油灯下思索对策。突然,他想到了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一块玉佩。这块玉佩晶莹剔透,据说价值连城,是家中唯一的珍贵之物。李善犹豫了一阵,最终下定决心。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玉佩赶往城里,将它卖给了一个古董商,换回了一笔钱。
回到村子后,李善用这笔钱购买了粮食和种子,并分发给每户村民。他还组织大家修筑水渠,从远处引水灌溉田地。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渡过了难关。秋天到来时,稻谷丰收,山村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当人们问起李善那块玉佩的去向时,他只是笑着摆摆手,说:“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罢了,能换来大家的温饱和希望,值得!”从此,“顶踵尽捐”四个字成了李善的真实写照,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危难时刻互相扶持,共克时艰。
顶
踵
尽
捐
「顶踵尽捐」出处
无
「顶踵尽捐」解释
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顶踵尽捐」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