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矩重规
在一座古老而宁静的小镇上,流传着一个关于“迭矩重规”的故事。这个成语意指遵循规矩、按部就班,但在小镇居民心中,它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镇上有一位年迈的木匠师傅名叫李守仁,他以制作精美的家具闻名乡里。然而,他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不是那些华丽的雕花床或屏风,而是一张看似普通的八仙桌。这张桌子代代相传,被称为“规矩桌”。据说,只要按照这张桌子的比例和结构去打造其他物件,无论多么复杂的工艺都能顺利完成。
一天,一位年轻的木匠阿霖慕名而来,希望拜李守仁为师。初见时,李守仁并未答应,只让他先学习如何锯木头,并要求每一根木条必须长短一致、边缘平直。阿霖觉得这些任务枯燥无味,但为了学艺,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几天后,他忍不住问:“师父,为什么总是让我做这些简单重复的事情?难道不能教我一些高超的技巧吗?”
李守仁微微一笑,将他带到那张“规矩桌”前,说:“你看看这张桌子,它的每一块木板都严丝合缝,每一个角度都精准无比。这并非因为我有什么神奇的技艺,而是因为我始终‘迭矩重规’,从不偷懒取巧。”接着,他递给阿霖一把尺子,让他亲自测量桌子的尺寸。果然,无论是桌面还是桌腿,所有数据都精确到毫厘之间。
从此以后,阿霖明白了“迭矩重规”的重要性。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脚踏实地地练习基本功。几年后,他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木匠,作品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而每当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秘诀时,他都会提起那张“规矩桌”,以及李守仁教给他的四个字——迭矩重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迭矩重规”或许显得有些古板,但它所蕴含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唯有尊重规则、专注细节,才能成就真正的卓越。
迭
矩
重
规
「迭矩重规」出处
《三国志·蜀书·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迭矩重规」解释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迭矩重规」示句
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