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

李明是一位刚考上秀才的年轻人,满脑子都是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他自认为学识渊博,常常在村子里“掉书袋”,引经据典地与人交谈。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能搬出几句古文来应对,让人哭笑不得。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布的商人。这位商人热情洋溢,一边展示自己的布料,一边向村民们推销:“这可是上等棉布,柔软舒适,穿在身上就像春风拂面!”李明听后忍不住插嘴道:“‘衣贵洁净,不尚奢华’,《礼记》中早有记载,穿衣应以朴素为美。”商人愣了一下,但很快笑着回应:“您说得对啊,不过我这布既干净又实惠,正适合君子之风。”

村民们见状纷纷窃笑,觉得李明过于咬文嚼字。而李明却毫不在意,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古代圣贤如何节俭度日。就在这时,村长走了过来,问大家是否愿意帮忙修建村口的小桥,因为最近雨水多,桥被冲坏了,影响了出行。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有的提议出力,有的说可以捐木材。

轮到李明发言时,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桥铺路乃积德行善之举,我们应当效仿古人,齐心协力完成这项工程。”虽然他说得头头是道,但村民们都低下了头,没人接话。原来,他们早已习惯了李明动不动就引用经典,却没有实际行动。

第二天,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砍伐树木、搬运石块,唯独不见李明的身影。几天后,当一座坚固的新桥落成时,李明显得有些尴尬。他终于意识到,光靠“掉书袋”并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不仅要读书明理,更要脚踏实地去做事。

从此以后,李明不仅用知识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渐渐地,他成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读书人”,而不是只会引经据典的“书呆子”。

diào
shū
dài

「掉书袋」出处

《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掉书袋」解释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掉书袋」示句

上一篇:跌宕昭彰
下一篇:调朱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