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弦品竹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古老的戏台,名为“清音阁”。据说这里曾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他们常常调弦品竹,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座戏台渐渐荒废,只余下斑驳的木柱和残破的屋檐。
一天,一个年轻的琴师路过此地。他名叫林悠,是一位游历四方的音乐爱好者。当他看到这座废弃的戏台时,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情感。“如此美妙的地方,怎能被遗忘?”他轻声自语道。于是,他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琴声唤醒这座沉睡的戏台。
每天清晨,林悠都会带着他的古琴来到戏台上。他细心擦拭积满灰尘的栏杆,并将随身携带的香炉点燃,让袅袅青烟弥漫开来。随后,他端坐于戏台中央,指尖拨动琴弦,一曲又一曲悠扬的旋律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那些音符仿佛拥有了生命,在空气中跳跃、盘旋,为这片寂静的天地带来久违的生机。
不久后,镇上的居民注意到了这些变化。起初,只有几个好奇的孩子躲在远处偷听;后来,连一些老人也拄着拐杖前来聆听。他们坐在戏台下,闭目凝神,仿佛回到了年少时那段充满诗意与欢笑的日子。有人提议:“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不如重新修缮戏台吧!”这个想法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清音阁焕然一新。红漆柱子再次闪耀光泽,雕花窗棂也恢复了昔日的精致。而林悠,则成为这里的常驻琴师。每当夜幕降临,他便调弦品竹,用音乐诉说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从此,这座戏台不再孤单,它成了整个小镇最温暖的存在。
调
弦
品
竹
「调弦品竹」出处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调弦品竹」解释
吹奏乐器。同调丝品竹”。
「调弦品竹」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