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唇弄舌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言的年轻人。他天生口才了得,总喜欢跟村里的邻居们开玩笑,甚至有时为了博取一笑,不惜夸大其词、添油加醋。人们虽然觉得他有趣,但也常因他的“调唇弄舌”而哭笑不得。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游方商人。这位商人带着许多稀奇古怪的商品,有闪闪发光的镜子,还有香气扑鼻的香料。村民们围着他看热闹,而阿言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挤到人群中央,开始用夸张的语气描述那些商品:“这哪里是普通的镜子?分明是从天宫偷来的宝物!据说照一照,能让人返老还童!”众人听了半信半疑,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商人生意因此变得异常火爆,但他很快察觉到,这些话并非出自自己之口,而是那个年轻人在背后煽风点火。于是,商人决定给阿言一点教训。第二天,商人找到阿言,神秘兮兮地说:“我这里有一瓶神药,喝下去可以七天不吃饭却依然精神百倍。”阿言一听,立刻兴奋起来,问:“真的吗?那可太神奇了!”商人点点头,把一小瓶液体递给他,“不过记住,千万别告诉别人,否则药效就会消失。”
阿言满心欢喜地接过瓶子,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喝下。然而,到了晚上,他的肚子突然剧烈疼痛起来。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神药,只是商人用来捉弄他的胡椒水罢了。阿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这才意识到自己因为“调唇弄舌”惹出了麻烦。
从那以后,阿言收敛了许多。他明白,言语虽轻,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从此,他不再随意夸大事实,而是用心与人交流,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信任。
调
唇
弄
舌
「调唇弄舌」出处
《醒世恒言·李沠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中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
「调唇弄舌」解释
①耍嘴皮子,纵谈。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调唇弄舌」示句
~,莫非骂詈之言。★明·汪廷讷《狮吼记·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