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楹碧槛
在一座遥远的青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宅院,名为“碧槛山庄”。这座山庄因建筑精美而闻名,尤其是那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朱红色柱子和镶嵌着翡翠般琉璃瓦的栏杆,令人叹为观止。当地人常用成语“雕楹碧槛”来形容它,意指其华美的建筑与非凡的气派。
传说,这山庄的主人是一位隐居的大师,他不仅精通木工技艺,还擅长书法与绘画。据说,山庄中的每一根柱子、每一道栏杆,都是他亲手设计并雕刻完成的。然而,这位大师性格孤僻,从不轻易接见外人,只有那些心怀诚意且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才能进入山庄。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书生路过此地,被山庄的美景深深吸引。他站在门外凝视良久,忍不住敲响了厚重的铜环门扣。不久,一位仆人出来询问他的来意。书生恭敬地说道:“我乃游历四方的学子,听闻这里以‘雕楹碧槛’著称,特来拜访,希望能一睹大师的杰作,并向他讨教学习。”
仆人将此事转告给大师,大师听后微微一笑,决定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他命仆人带书生进入庭院,但只允许他在廊下观看,不得踏入厅堂。书生虽略感遗憾,却仍然全神贯注地欣赏起周围的景致。他发现,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意——柱上的龙凤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空而去;栏杆上的莲花纹路则清雅脱俗,透出一种超凡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大师亲自出现在书生面前,对他说:“你昨日观看了我的作品,可有什么感悟?”书生沉思片刻,回答道:“这些雕饰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寄托了您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它们让我明白,真正的艺术需要用心去体会,而非仅仅用眼去看。”大师听罢点头称赞,认为书生确实有慧根,于是破例邀请他入内,共同探讨艺术与哲理。
从此以后,书生成为了大师的关门弟子,在“雕楹碧槛”的熏陶下,他的学识愈加渊博,最终也成为了一代宗师。而那座山庄,则继续以其绝世之美,启迪着无数后来者。
雕
楹
碧
槛
「雕楹碧槛」出处
《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
「雕楹碧槛」解释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雕楹碧槛」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