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肝琢膂
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村里,有一位名叫李青云的年轻工匠。他自幼酷熟雕刻技艺,尤其擅长用木头雕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和人物。然而,尽管他的手艺已经远近闻名,他却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他常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起一个古老的成语——“雕肝琢膂”,意指为了追求极致的艺术境界而不惜耗费心血、竭尽全力。这句话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一天,一位神秘的老者来到山村,带来了一块罕见的紫檀木。这块木材纹理细腻,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年轻人,”老者对李青云说道,“我听说你是这里最出色的工匠。如果你能将这块木头雕刻成一件传世之作,它将会赋予你意想不到的力量。”李青云接过木头,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灵性,内心激动不已。他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从那天起,李青云便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创作中。他反复构思设计,每一下刀都慎之又慎,力求完美。有时,他会因为一刀失误而懊恼数日;有时,他又会因为找到新的灵感而兴奋得彻夜难眠。整个过程犹如“雕肝琢膂”,每一次打磨都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
经过整整三个月的努力,李青云终于完成了作品。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羽毛纤毫毕现,眼神灵动逼真,仿佛下一秒就会冲天而去。当他把成品展示给老者时,老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做到了!因为你倾注了全部心血,这件作品已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话音刚落,凤凰竟然真的活了过来,在空中盘旋一圈后化作一道金光融入李青云的身体。从此以后,他的技艺更加炉火纯青,而他也明白了“雕肝琢膂”的真正含义:只有全心全意地付出,才能创造出超越平凡的伟大。
雕
肝
琢
膂
「雕肝琢膂」出处
明·宋濂《序》师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咏朝吟,不能有一验其所至之浅深。”
「雕肝琢膂」解释
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同雕肝琢肾”。
「雕肝琢膂」示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