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末伎

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阿文的年轻人。他天资聪颖,却对那些被视为“正道”的学问毫无兴趣。相反,他痴迷于雕刻各种微小精致的物件,比如用米粒刻出诗句、在核桃壳上雕出宫殿。镇上的人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雕虫末伎”,难登大雅之堂。

一天,一位远近闻名的学者来到小镇讲学。他是朝廷重臣,以博学多才著称。听闻此事后,阿文决定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一颗雕刻着整部《论语》的象牙骰子,前去请教。然而,当阿文展示自己的作品时,那位学者只是冷笑一声:“年轻人,你有这份巧思固然不错,但这些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小玩意儿罢了,如何能济世安邦?”阿文低头不语,默默收起骰子离开了。

几年后,这位学者因政敌陷害被贬至偏远边疆。在那里,他意外发现了一处地下密室,里面藏着大量珍贵古籍。可惜的是,许多书籍已经腐朽不堪,文字模糊难辨。就在他束手无策之际,有人推荐了一位擅长修复文物的匠人,而那人正是阿文。

阿文利用自己多年练就的精细手艺,小心翼翼地修补每一页残卷,并将其中重要段落重新镌刻在特制竹简上,以便保存流传。当学者看到那些清晰如初的文字时,不禁感慨万千。他对阿文说道:“当初我轻视你的技艺,如今却因此获救,真是惭愧!原来所谓‘雕虫末伎’,亦可成就非凡大事。”

从那以后,阿文的名字渐渐传遍四方,人们开始尊重并推崇他的才华。而他也始终铭记自己的初心: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用心去做,终会绽放属于它的光芒。

diāo
chóng

「雕虫末伎」出处

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

「雕虫末伎」解释

犹言雕虫小技。同雕虫末技”。

「雕虫末伎」示句

上一篇:貂蝉满座
下一篇:雕虫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