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唇簸嘴
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爱说闲话的妇人名叫翠婶。她有个习惯,总喜欢对村里的大小事品头论足,甚至添油加醋地传播一些无中生有的消息。村民们表面客气,背地里却给她起了个绰号——“颠唇簸嘴”,因为她那张嘴就像翻腾的波浪,从不消停。
一天,村里来了个外地商人,他带着一车稀奇古怪的商品,在集市上摆摊吆喝。商人的举止与众不同,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翠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话题,她站在自家门口,对着路过的邻居低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商人啊,我看八成是个骗子!谁知道他卖的东西是不是偷来的?”这话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开始用怀疑的目光打量那位商人。
几天后,商人生意冷清,心里十分纳闷。后来,他终于得知谣言的源头竟是翠婶。于是,他决定给这位多嘴的妇人一点教训。第二天,他故意在翠婶家门口丢下一袋看似普通的种子,然后悄悄躲在一旁观察。果然,翠婶捡到种子后,立刻跑到邻居家炫耀:“哎呀,这可是那商人掉的东西,我猜一定是珍贵药材的种子!他肯定慌了神才落下的。”
不久,全村人都知道了“珍贵药材”的事,纷纷向翠婶讨要种子。为了圆自己的谎言,翠婶不得不撒更多的谎,最后竟然承诺等种子发芽后再分给大家。然而,当种子真的长出来时,人们发现那不过是最普通的野草。这时,翠婶的信誉彻底崩塌,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
经历了这次风波,翠婶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明白,“颠唇簸嘴”不仅伤害了别人,也让自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从此以后,她学会了谨言慎行,不再随意议论他人是非。而那个商人,则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因为他教会了大家一个道理:舌头虽小,却能掀起大风浪。
颠
唇
簸
嘴
「颠唇簸嘴」出处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颠唇簸嘴」解释
指搬弄口舌。
「颠唇簸嘴」示句
无